疫情让餐饮重挫,疫后的复苏更考验餐饮各品类的价值。从目前来看,炒菜、中餐等品类表现低迷,而火锅、快餐等品类恢复神速。
其中,在2019年便展现出崛起势头的冒菜,也引起了餐饮人的关注,在疫后小品类极可能突围的大背景下,冒菜是否有机会成为下一个热门品类呢?
4月之后,餐饮基本进入全面复苏阶段,根据各地发布的数据,各城市餐饮复工率基本已达80%以上。
但餐饮品类的复苏情况却大有不同。
阿里本地生活数据显示,北京线下消费中,各式火锅消费增长迅猛,其中川渝火锅的销量环比上月增长了近6倍,烧烤、咖啡等环比增长也超过1倍。
作为刚需的快餐品类,不管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恢复速度最快的,随着复工复产的加速,各类工业园区、科研院所、写字楼综合体等场所的外卖消费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
但阿里本地生活的数据显示,北京市闽菜、粤菜、云南菜等南方菜系回暖略慢,西餐、日料恢复阻力大,或将面临大面积淘汰。
疫情不仅加速了餐厅的淘汰,也让餐饮品类的格局悄然发生变化。而在这其中,兼具火锅、快餐特性的细分品类——冒菜,引起了很多餐饮人的关注。
餐饮人也应该看到,疫后消费市场对品类的需求改变,抓住像冒菜这类具有一定消费基础,能覆盖更广大人群,但尚未完全形成红海的“小品类”突入,才更可能在下一波餐饮红利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