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团队发现影响玉米粒重的基因
- 2020-06-07 10:32:00来源:
一个由华中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密苏里大学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中美联合团队报告发现了影响玉米粒重的基因,该基因优化了光合作用,使得玉米产量得以提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植物生理学》杂志。在玉米中,粒重是产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玉米在被人类不断驯化过程中,自然筛选出来的。目前,许多与粒重相关的基因已通过突变分析得到鉴定。这些基因大多数参与细胞器的生物发生和功能维持,或其他基本细胞活动。然而,很少有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被克隆出来。所谓数量性状基因座,指的是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在基因组中的位置。在本研究中,联合团队发现了一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KW9,研究显示qKW9与玉米粒重相关。该数量性状基因座编码一个DYW基序五肽重复蛋白,并参与了叶绿体NADH脱氢酶样复合物亚单位ndhB的C-U编辑。研究发现,在缺失数量性状基因座qkw9的情况下,则玉米叶绿体内部ndhB的C-U编辑也明显减少,并降低了光合作用,导致玉米灌浆期母体光合产物减少。联合团队认为,数量性状基因座qKW9的这些特性,突显了其在优化光合作用方面的作用,并进而显示了其对玉米产量的重要性。相关论文信息:DOI: https://doi.org/10.1104/pp.20.00374来源:食品资讯中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投稿,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②如相关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您联系我们之后24小时内予以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读者热线:0755-83532025 。